南国冬日,树绿花红。前海湾畔,生机盎然。2017年,前海蛇口自贸片区(下称“前海”)再次成功实现了“一年一个样”的变化,新城建设全面提升,硕果累累。
今年以来,前海开发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。数据显示,1至9月,前海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1509.3亿元;截至10月,实现税收收入305.22亿元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9.63亿元;实际利用外资40.72亿美元,占全市的60.2%。前海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、效益最好的区域。
42项制度创新成果引领全国
制度创新,激发前海新活力。今年以来,前海继续坚持高标准改革,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。积极推动投资便利化、贸易便利化、跨境金融、事中事后监管、法治建设和体制机制等六大板块创新。截至目前,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319项,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1项,全国复制推广7项,全省复制推广49项,全市复制推广31项。
中山大学第三方独立评估显示,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制度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同属第一方阵,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、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榜首。普华永道等机构开展的“1+9”创新成果评估结果显示,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各项改革任务高效完成,改革进程位于国内自贸试验区前列。今年以来,片区新推出111项制度创新,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42项。
高效运作,提高前海新动能。今年以来,前海坚持高效能运作,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前海承接了省市下放的147项行政管理事项,在经济建设方面享有除金融领域外的副省级城市权限。
推动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实现“一口受理、一网服务、一门审批,一颗印章对外”;“管”的方面,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信用体系,联合中央、省、市28个部门,对片区企业进行“企业信用画像”。
今年以来,前海推出“证照分离”2.0版,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方案获省政府批准实施;启动公共信用平台(二期)项目建设,汇集全市77个信源单位的400余万条企业信用数据,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及预警机制,在前海周大福全球商品购物中心和蛇口海上世界启动“企信惠”项目建设,挂牌设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执法局。目前,前海已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审批制度体系、政务服务体系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。
凸显深港合作杠杆作用
前海承担着粤港澳合作、创新驱动发展等14个国家战略定位。在为香港服务业扩大空间、推动香港结构优化方面成功发挥了杠杆作用。
这一年,前海全面高水平开放,深港合作步伐加快。今年以来,随着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揭牌,瑞士银行、东亚联丰投资等首批21家财富管理机构明确入驻意向、13家首批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这一年,前海不断传来喜讯: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户前海;汇丰前海证券、东亚前海证券正式获证监会批复;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……目前,前海正以深港创新城为载体,打造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,汇聚汇丰集团、东亚银行、港交所、嘉里集团、周大福、新世界、九龙仓等一大批知名港企。
这一年,前海的法治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。今年以来,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出台了全国首份自贸区法治建设的系统规划文件《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规划纲要(2017-2020)》,并成立前海法治建设示范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;推动前海法院发布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及新类型案件裁判指引,成立“中非联合仲裁深圳中心”及“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”,探索构建司法、仲裁、调解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商事争议解决和知识产权维权体系。
新城建设快马加鞭
前海作为“特区中的特区”和“城市新中心”,始终坚持把新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。
前海持续开展自贸新城建设“大会战”和“十大战役”,截至目前,卓越金融中心、前海深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并交付使用。航空限高、平南铁路拆迁、土地整备等制约片区发展建设的重大瓶颈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。前海分两批集中开工东亚银行嘉里项目、周大福新世界项目等11个重大项目,嘉里前海、华润前海等8栋塔楼建成封顶,重要交通干道梦海大道全线贯通,前湾二路、前湾四路等通车,片区“外联内畅”交通格局初具规模。
今年,前海打造绿色自贸片区,快速实施环境和绿化“双提升”工程。截至目前,“双提升”工程对包括城市公园、景观廊道、城市开放空间、市政道路绿化在内的130公顷区域进行优化提升,占前海绿色网络空间的28.6%;以前湾一路和梦海大道为骨架的“十字形”市政道路景观廊道基本形成,新增91万平方米覆绿,种植11000多棵乔木,基本实现了满目翠绿,环境优美,生态良好的自贸区生长态势。
作为新城建设的创新基础工程,前海率先建立起整个片区“BIM+GIS(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,地理信息系统)一体化电子沙盘”,创新工程管理,应用实施到推进市政V、VI标、交易广场、前海控股大厦、临海大道地下道路、桂湾前湾地下车行环路、听海大道地下空间等多个重大复杂项目,建设精准、高效,有效解决了新城建设中的协调难、统筹难、廉洁管控及图纸“错漏碰”等问题,实现投资、进度、质量、安全和环境等关键性控制因素的集成统一管理。